中国经济“软着陆”,是改革开放20年的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在短短3年多的时间里,成功地形成“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格局,着实给当今世界众多“高增长、高通胀”、“低增长、低通胀”的国家显示了一个经济奇迹。描述这段历史,并研究其间的理论内涵,显然是很有意义的。
我们欣喜地看到:由江西高校出版社推出的新书《中国经济“软着陆”》(作者:汪玉奇、常志鹏)较为成功地做了这项工作,在这本新书里,作者融新闻性、学术性、文学性为一体,生动展示了中国经济“软着陆”的历程,深刻探求了加强客观调控的基本经验,并从体制转轨角度论述了这些经验的理论意义。
纵观全书,两个特色跃然纸上。一是信息量大,运用了大量的新闻材料,对十几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的采访,使读者身临其境。二是文学性强,语言富有感染力。
全书共分十章,可划为三大板块,即:加强宏观调控的缘起、“软着陆”的过程及经验、走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显而易见,全书是以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研究方法来谋篇布局的。从缘起到过程,从现在到未来,全书结构严谨,一气呵成,鼓荡着一种强烈的逻辑力量。
在第一板块中,作者在“1993:中国经济紧急信号”之后,续以“东方国家难题”、“西方国家怪病”这两章,读来发人深思。在这两章中,作者以大量资料描述这样一个事实:经济波动始终是困扰计划经济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一个相当棘手的难题,前人给我们留下许许多多经验与教训,但绝没有现成的答案。这两章既是史、又是论,为第二板块的出现作了具有历史厚度和理论深度的铺垫。
在第二板块中,作者在描述“软着陆”过程中包括金融手段、财政杠杆、产业政策在内一个个重大的调控行动之后,专门设置一章“软着陆:理论的概括”。这一章在总结“软着陆”成功经验基础上,对转轨期间如何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势头,提出一系列政策性建议。主要有:坚定不移地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政策;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把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宏观调控必须充分顾及对外经济。这些建议都是有针对性、有深度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这一章中,在“跨世纪的科学指南”的题目下,热情评价了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于1995年9月的重要讲话《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若干重大关系》。作者认为:这篇讲话植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已经初见成效的宏观调控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必将对宏观调控的最终成功和中国经济在下个世纪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在第三板块中,作者对中国跨世纪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探索,其中有:增长方式转型、农业持续发展、改革攻坚等。在最后一章“中国:挑战金融风暴”中,作者运用最新材料,评述了中国经济在“软着陆”基础上所推出“扩大内需、启动市场”的新政策。全书在结尾预言,中国经济必将以繁荣昌盛的新姿态跨进新世纪。